“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1921到2021,时间跨越百年, 走近党的百年奋斗史,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8日至八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640-1.jpg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决定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640-2.jpg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640-3.jpg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迎接革命高潮到来。

640-4.jpg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心议题是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批评陈独秀的错误倾向。

640-5.jpg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

640-6.png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037年7月)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640-7.jpg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640-8.jpg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广州起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

640-9.jpg

建立苏维埃政权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同国民党政权性质不同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中央政府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及长征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了近100万大军,亲自任总司令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

毛泽东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已经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由李德负责指挥,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最终失败。

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8.6万人开始实行战略转移,被迫长征。

640-10.jpg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革命的转折点,党开始走向成熟。

640-11.png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

640-12.jpg

7月中旬,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8月中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国共合作的抗日局面形成后,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

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分头大幅度向华北广大的敌后区域发动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

1939-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向根据地发动进攻,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皖南事变”标志着第二次反共高潮。抗日根据地进入更艰苦的年代,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640-13.jpg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主持了这次大会。大会系统总结了党24年来的经验,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提出党的政治路线。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640-14.png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年10月-1956年9月)

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国家安全的考虑,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英勇抗击美军入侵。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的群众运动,参军参战,捐钱捐物,发展生产,一切为了前线。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朝鲜停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朝鲜战争宣告结束,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640-15.png

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1950年6月14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90%以上的全国农业人口完成了土地改革,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宣告终结。

640-16.jpg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国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640-17.jpg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历史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次会议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640-20.jpg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

640-21.jpg

党的十三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概括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640-22.jpg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到1990年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三步走”目标也已提前实现。

党的十四大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640-23.jpg

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

640-24.jpg

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jpg

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640-26.jpg

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选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640-27.jpg

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必将极大増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党史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640CS7DIBWS-28.jpg